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

給台語/台語書寫初學者的建議

最近看到一些「相對」年輕的朋友,尤其是媽媽們,很努力在學台語的書寫,並且要落實母語家庭政策,實在是讓人雀躍。台灣各語群的母語受華語法西斯踳踏良久矣,台語因為使用人口最多,對於語言流失也最漫不經心;等到哪天說台語不再被罰錢而是得到獎勵、加分、補助款的時候,那個時候再來哀嚎,大概也無力回天了。
我們這一個二十年(現年30 -50歲)的世代,是母語慘遭摧殘的一代,再向後一個二十年(現年10 - 30歲),是幾乎以華語為社會化媒介的一代也是母語意識相對錯亂的一代。要搶救瀕危母語,需要的是 30 - 50 這一世代的積極投入,以及10 -30 這一世代的觀念翻轉。30 - 50歲這一個二十年世代,母語意識一旦覺醒後,碰到的最大障礙就是要怎麼說 - 這包括了很多現代用語不知道該怎麼用台語表達發音上的偏差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其實已經要用學習外語的模式來解決了,那就是學習書面台語要怎麼寫,然後從寫的學習過程中,矯正自己的發音,學習詞彙的使用。
30 - 50歲這一個二十年世代,很多人在更年輕的時候都學過英文、日文、法文,或其他外語,對於外語的聽說讀寫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,但是一說到要學台語的讀跟寫,心中就有一道很難跨出去的牆,未學就先覺得台語書寫好難(可是,怎麼可能比外語的書寫困難呢?)(讓人們誤以為台語書寫好難的是對「漢學仔」的刻板印象造成的,但是「漢學仔」不等於「台語」,請務必建立這樣的觀念)
先來談發音上的偏差。第一個是濁輔音:g、b、j。因為我們太習慣說華語了,華語沒有這三個音,所以連帶的台語受影響,這三個音可能會完全消失,或者不穩定(有時有,有時無),舉個例子:意義[ㄧˋ ㄧˋ]/i51 i51/,這是華語發音,台語的話是ì-gī /i51 gi33/,注意,台語的「義」是有濁輔音 g 的,但現在經常聽到一些人台語發音變成跟華語一模一樣。j 這個濁輔音,初學者常常把他跟 ch/ts 搞混。比方ji̍t-thâu(日頭)寫成 chit-thâu/tsit-thâu,chit-ê(華語:這個)寫成jit-ê。ch/ts的發音是ㄗ ,j在華語裡面並不存在。校正拼寫跟發音的方法,要請大家勤查字典
重、點、來、了!台語羅馬拼寫的初學者一定要勤查字典,然後你可能就會發現,為什麼有一些你照自己念的聲音去拼寫出來的字,字典上查不到?比如上列的ì-gī,如果你拼寫成ì-ì,當然字典上就查不到了,遇到這種情況,請用漢字反向查,先查「意」,在查「義」;你會恍然大悟,原來義是有濁輔音g的字,除了校正自己的拼寫外,請一定也要校正自己的發音;因為為人父母如果發音走精,小孩的發音就會走精。
除了濁輔音以外,變調,跟入聲也都不好掌握。舉個例子,kah-ì(喜歡的意思),前字有入聲也有變調,我看到XX把它寫成kà-ì:會這樣拼寫錯誤是因為 kah變調之後聽起來很像第二聲,我們會以為他本調是第三聲。其實如果發音正確保有入聲的成分的話,這種拼寫錯誤應該不會發生。那,沒關係,勤查字典,羅馬字查不到,就用漢字反向查,校正自己的拼寫,也要校正自己的發音(相信大家在學英語、日語、法語的時候也都會很注重發音,學台語何嘗不是這樣呢)。
不需要一開始就急著要拼寫正確。勤查字典,一段時間以後,保證你會進步神速。
再來,來談談一些詞彙的問題。大家要先有一個認識:台語現在的狀況是,舊有詞彙不斷流失,新詞彙的創造幾乎完全停擺。因此,當大家碰到不知道該怎麼用台語表達的詞彙時,第一要想到的是:台語的舊有詞彙有沒有現成可以撿來用的?跟上頭講的訣竅一樣,勤,查,詞,典。不過,這邊要再加碼,勤查詞典不只是要查一本,而且最好可以查兩本以上,然後,最好還可以跨出詞典,多看看別人的討論。
撿拾台語舊有詞彙,其實工程浩大呢。舉個例子:華語「跑龍套的」台語怎麼說?像這種直接查字典就有台語舊有詞彙可用:giâ kî-kùn-á/giâ kî-ko-á (夯旗棍仔/夯旗篙仔)。瓶鼻海豚、座頭鯨、抹香鯨,這些你都很難直接從字典查到,這時就要從別人的討論看能不能找到答案(上面三種鯨豚的名字依次是:tōa-pe̍h-pak-á, hái-khiā, koaⁿ-chhâ-thâu)。
新詞彙的話,要考慮兩種狀況,一種是外語翻譯,一種是台語新詞。


kobitos

外語翻譯的話,就兩種:音譯或意譯,或混合。舉個例子,比如華語的「思樂冰」,我阿媽都叫它su̍t-á-peng(su̍t-á冰),這是純粹音譯,不過懂台語的人會會心一笑。kobitos(華語翻譯:醜比頭)曾經在台灣流行過一陣子。kobitos如果要翻譯成台語的話,我會翻譯成 khok-píⁿ-thâu(廓扁頭),這樣翻譯是不是既貼近他原來的發音,也貼近他的意思呢?再舉個例子,比如angry bird,台語就叫他「lia̍h-kông-chiáu(掠狂鳥)」,這樣翻譯比華語翻譯的憤怒鳥更傳神哩!特別要提的是,人名、國名或地名,除了一些已經變成習慣用華文漢字台語音來念的以外,我建議都按照他原來的發音唸成台語(也就是音譯),比方現任原住民立委Kawlo Yiun,千萬不要拐個彎按照華文「高路 以用」唸成台語,就照他的名字唸 Kau-lú i-ióng 這樣不是很好?
台語新詞的話,需要對台語有一定程度掌握之後才造的出來。比如之前幾個人討論的華語「潛意識」,台語怎麼說?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,先不要急著按照漢字念台語音,先查清楚這些漢字在台語中的意思,比如這個「潛」字,如果你查詢甘字典(甘為霖字典/廈門音字典),它會告訴你「潛」的意思是靜靜的,暗暗流淚的意思。查詢台日大辭典,它會告訴你它在文言文的時候會被用到,比方「潛龍勿用(chiâm liông bu̍t iōng)」。潛意識直接唸成台語,實在太不白話了,意思也不太對。潛水,台語會講chhàng-chúi,潛意識台語說成 chhàng-ì-sek 是可以的。另外一種方式其實回到了上面講的翻譯,潛意識英文是subconscious,是指內心深處秘密的意識,平常無法察覺。那我說這個台語叫做àm-ì-sek(暗意識),因為「暗」這個字在台語中就有「秘密的」的意思。
台語拼寫到底要學白話字好,還是教育部羅馬拼音好?最好兩種你都可以學會,要查字典最好是要會白話字,因為除了教育部字典以外,其他幾個字典都要會用白話字才方便查詢,偏偏呢,教育部那個字典是詞彙量最少的一個。
常常練習寫,常常查字典,校正自己的拼寫,校正自己的發音,撿拾舊有詞彙,累積到一定程度以後就能開創新詞彙。這是我給台語/台語書寫初學者的幾個建議,希望大家受用。
線上台語辭典:
甘為霖字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這篇文章讓你有什麼感覺/感想呢?請讓我知道。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